分类: 未分类

  • 第32届中国厨师节:海内外厨师齐聚福州 切磋中华名菜名点

    央广网福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龚雯)10月20日至22日,第32届中国厨师节、第6届世界厨师艺术节暨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22日举行的第32届中国厨师节颁奖典礼上,9名大厨获“2022年度最美厨师”荣誉称号,另有10名大厨获“2022年度最美厨师”入围奖。

    2022年度最美厨师颁奖典礼(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近400位“金厨邀请赛”选手现场烹制全国各地特色美食,带来色香味俱全的“金厨名菜名点展”;百余位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带来“师门宴席展”;福州本地知名餐饮企业悉数亮相,带来“福州特色宴席展”;35支全国省市代表队的70位选手参加首届全国西餐烹饪技能总决赛;世界烹饪大师现场授艺;2023国际中餐青年名厨排名赛选手现场竞技……

    本届中国厨师节以“创新技艺·匠心传承·繁荣餐饮·味享世界”为主题,通过展览展示、论坛会议、专业赛事、品鉴交流、走访考察等近20项专业活动,架起餐饮全产业链桥梁,凝聚广大餐饮人智慧和力量,发出中国餐饮最强音。

    2023世界厨师艺术大会暨中华美食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赛事展览架桥梁 打造中华餐饮盛会

    今年,中国厨师节活动作为2023年商务部中华美食荟系列活动之一,吸引40多家省市行业组织、600多家餐饮企业、50多个职业院校、港澳台同胞和亚洲各国的厨师及餐饮企业代表、千余名中国餐饮行业精英共同参与。

    据介绍,中国厨师节历经31届持续打造和成功举办,已经成为展示行业发展成果、展示主办城市餐饮新风采、促进行业交流互鉴、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中国厨师峰会”和“餐饮行业的广交会”。

    10月20日恰逢世界厨师日,在第32届中国厨师节开幕的同时,首届全国西餐烹饪技能总决赛鸣锣开赛,上千位中外厨师切磋烹饪技艺、共庆节日。

    首届全国西餐烹饪技能总决赛是得到世界厨师联合会认证的专业赛事。世界厨师联合会亚洲区主席梁世安表示,总决赛选手提升了烹饪技艺,打破了口味、摆盘和创新的界限,“随着这一次高水平赛事的举办,中国厨师展示出的高水平烹饪技能必将提升中国在全球烹饪舞台的地位。”

    于21日下午举办的202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传承鉴证盛典,是中国厨师界的一大盛事。活动当天,共有10位中国烹饪大师进入名人堂尊师名录,22位中国烹饪大师进入名人堂导师名录。

    202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传承鉴证盛典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202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传承鉴证盛典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厨师节活动同期举办的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规模大、品类全。展览总面积1.1万平方米,汇聚了全国100多家优质餐饮相关企业参展,展品类别包括餐饮食材、餐饮原辅材料、餐饮调味品、餐饮供应链、餐饮设备、餐厅用品、烹饪厨具、非遗及地方美食等八个方面。

    博览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餐饮收入达到37105亿元,同比增长18.7%;餐饮收入增幅领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1.9个百分点,展示出行业强劲韧性和发展潜力。

    “今年,我国餐饮业恢复持续向好,规模达到同期历史新高,整个行业即将迈入5万亿元时代。餐饮业的繁荣发展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如是说。

    闽菜闽厨齐亮相 争创“世界美食之都”

    在福州特色宴席展区,福州市老字号餐饮企业带来“闽都福宴”“船政宴”“和谐福宴”“侯官古宴”“客家风情宴”等十余款特色宴席。

    “今年,我们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以闽菜为主题的闽菜文化博物馆,福州被授予‘国际(闽菜)美食之都’称号,并被列入闽菜地标美食城市名录。”福州聚春园饭店有限公司行政总厨杨伟华说,在福州餐饮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闽菜必将在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上迈上新台阶。

    此次厨师节上,14位闽菜大师获第32届中国厨师节“中国金厨奖”。中国烹饪协会授予聚春园佛跳墙宴、闽都福宴、船政宴、和谐福宴、闽都宴、闽都红福宴、侯官古宴、朝阳闽灶宴、客家风情宴、宋元海丝宴、郑春发佛跳墙宴、长乐乡宴、同利太平盛宴、闽王宴14台宴席“中国福州名宴”称号。

    宋元海丝宴(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侯官古宴(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此外,聚春园大酒店、闽菜文化博物馆·福宴馆、文儒九号等22家福州餐饮店,在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中被授予“福州名店”称号。

    福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市与中国烹饪协会在本次中国厨师节活动中深化合作,福州的厨师、“名菜”和餐饮企业脱颖而出,助力福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促进福州市餐饮产业发展,提升福州餐饮烹饪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天来,我们在这千年文脉延绵的有福之州,共襄中国餐饮盛会。闽菜的味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所有来宾爱上福州,宣传福州,做有福之人,常来福州!祝愿福州市的餐饮业繁荣发展更上一层楼!”22日,在第32届中国厨师节闭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佟琳如是说。

    10月22日,第32届中国厨师节闭幕(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福州市商务局支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协办。

  • 烹虾五大顽疾 阿兵对症下药

    盱眙为江苏省淮安市的下辖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早在1994年,当地小龙虾产业便已初具规模,但这种廉价美食在那时尚难登大雅之堂,经营者多在夜市摆个路边摊,以钢精锅煮制售卖。1999年,第一届盱眙龙虾节成功举办,“十三香小龙虾”声名大噪,渐渐成为盱眙最具辨识度的地标性美食,这个经常被读作“鱼台”的地名,也被大江南北的饕客所熟知;2003年,在广告业打拼十几年的本地人王兵正式进军这一朝阳产业,选址盱眙金源北路开了一家“阿兵龙虾馆”,此时,当地饭店已有三成主打小龙虾。苦心经营数年后,“阿兵龙虾”在2008年时迎来发展高峰,2000平方米的店面,旺季时每天可卖掉4000斤龙虾,日均营业额高达10万元,周末更是攀上20万元的营收大关!目前“阿兵龙虾”在全国有“徒弟店”两百多家,能在竞争白热化的龙虾大本营成为“头部”餐饮一员,从研发、创意、营销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刘德喜
    盱眙人,专业烹制小龙虾十六年,现任盱眙虾享来食品有限公司阿兵龙虾品牌总经理、虾享来食品加工厂厂长。

    新品研发   
    4个实用原则 筛掉30道菜品

    自创业之日起,“阿兵龙虾”就在新品研发上倾注了极大心力,2008年进入发展高峰期后,更是将研发预算提高到每年60万元,并持续五年之久。“阿兵龙虾”的菜品筛选机制非常严格,淘汰率高达80%,初始菜单上有四十款龙虾菜,最终仅保留了六款常驻。这些得以“幸存”的菜品,必须符合四个原则:首先,口味上佳、接受度广,每次新品出炉后,店里会召集20人左右的试吃团进行品尝、打分,如果打出的平均分低于60,那么此菜直接淘汰。其次,流程科学、出菜迅速,例如一道创意新颖的“年糕龙虾”,先将小龙虾用五香卤水煮熟,再搭配年糕爆炒,菜点合一、极受欢迎,但在日常运营中遇到了难题——如果是现卤现炒,则需要20多分钟才能上桌,会大大影响翻台率;如果是批量卤制,当天有可能卖不完,而卤好的小龙虾放置超过16小时,肉质绵软、不复Q弹,口感大打折扣,研发团队斟酌再三,只能将其淘汰。再次,原材料易得,刘德喜曾经研发过一道“小鱼鲜龙虾”,所用配料是当地一种叫做“小鱼鲜”的草药,多用于给鱼类祛腥,因产量很低,较为难得,很难保证稳定供货,因此这道极具地方特色的菜品也被忍痛拿下了。最后,记忆点强,利润可观,例如“酱骨龙虾”在售卖两年后被淘汰,理由有两点,一是咸鲜酱香口味对人的味蕾刺激没那么强烈,很难给客人留下鲜明记忆点,二是酱骨肉多,很容易增加客人的饱腹感,难以提升其他龙虾菜的销量。

    个性营销   
    30斤龙虾挑一碗“虾排”

    在营销方面,阿兵龙虾始终保持着广告人对市场的敏锐度,除了每年四五百万的硬广告投入之外,他还请人装帧设计了烹调小龙虾的专业图书,增强了食客对品牌的好感和认知度。“阿兵龙虾”还有两个食用方式上的创新:一是改变大排档的呈现方式,推出了“剪腿剪须”的精细版小龙虾;二是打造“虾排肉”概念,这部分肉位于小龙虾胸骨处,质地软嫩、极易消化,每只虾仅有薄薄一层,30斤原料才能挑出一小碗,曾经有出手阔绰的客人专门花5000元来吃这碗“虾排”。在平时的宴请中,服务员会将“虾排”轻轻挑出,放在请客的东道主面前,使其备有面子。
    “阿兵”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成为盱眙的“头部”龙虾馆之一

    点睛创意   
    将“草根”龙虾卖进星级酒店 

    为了让小龙虾这种草根出身的地摊美食顺利打入星级酒店,研发团队动了很多脑筋。高端宴请多数讲究清淡、营养、健康,因此他们选择了浓香不辣的蒜泥龙虾作为突破点,不加味精、鸡精,而以老母鸡汤提升鲜度、提亮色泽,同时,在熬鸡汤时加入虫草,既有滋补效果又增大了菜品的附加值,这款升级版“鸡汤虫草蒜泥虾”每份售价可达四五百元。

    提高走菜速度也是改良产品的重要目标,以店内极受欢迎的“阿兵麻辣龙虾”为例,原始版本的做法是先以120℃热油煸炒至虾壳变红,再添水、下料煮15分钟,而现在的提升版从活虾下锅到走菜,仅需不到8分钟!首先,初加工改煸为炸,油温由120℃提升至150℃,炸制时间缩短为5秒;其次,调汤时借鉴了川式油卤的保温技巧,增大油量、减少水量,由“10斤龙虾半斤油”变为“10斤龙虾2斤半油”,使被厚厚油层覆盖的汤汁一直保持较高的温度,煮虾时间便可由之前的15分钟缩短为3~5分钟;再次,调味时加大盐量、提高咸度,在缩短加热时间的同时使原料充分入味。


    虫草鸡汤蒜香虾

    小龙虾课堂
    龙虾的分布区域及上市时间

    中国的长江、淮河等有七大淡水湖区,分别是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洪泽湖、安徽巢湖、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这也是小龙虾的主要产区。其中,湖北地区的集中上市时间在每年3月到7月,而江苏地区则为每年5月到9月,现在市场上还能提供速冻虾,助力龙虾馆顺利度过寒冬,经营者可以根据餐馆的定位灵活选择货源。

    如何选择供应商?
    龙虾馆生意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货源。刘德喜分享了他考察供应商的几个必备条件:第一,人品好、有责任心;第二,手中掌握的龙虾源头可靠,质量稳定,送货及时;第三,能够根据餐厅的要求挑拣货物;第四,有组织龙虾货源的能力等等。王兵认识一位家在南通的同行,经营的龙虾馆比较“迷你”,面积仅有80平方米,但生意特别火,每天晚上要烧500斤左右的青壳虾,用量这么大,没有地方存放,他的供应商是怎么做的呢?每天开餐时间,安排一名小弟将龙虾按照每15斤一筐摞起来,装进面包车,开到店门口附近的停车位,店里随用随搬,整晚不会断货。如此一来,小店基本能达到“零损耗”,而这位小弟平时还会在店里搭把手,双方共同得益、相处默契,店老板能取得成功,这位供应商功不可没,二者的合作关系自然也牢不可破。

    青红小龙虾 各自有烹法

    市场上常见的小龙虾一般按照外观分为两类:青虾和红虾。

    青虾即青壳虾,腹底干净,钳子较小,肉质饱满水嫩、壳软易剥,烹调时更易入味,口感上佳,其缺点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较高。红虾即红壳虾,钳子大、外壳硬,肉质Q弹,相对青虾而言,死亡率低,更容易保存。由于二者质地区别较大,入味时间不同,因此不可混烧,其中,青壳虾适宜蒜泥、椒盐等烹法,而红壳虾则与十三香、麻辣等重口味更加匹配。


    青壳虾
    还未成熟或刚刚换壳的小龙虾,壳软薄且颜色青,钳小

    红壳虾
    已经成熟或很久未换壳的小龙虾,壳硬且颜色暗红,钳大

    选虾:一看二捏三称重

    刘德喜总结了挑选龙虾的“三步法”:

    一看:先看龙虾的品种,区分青红虾;再看虾体,尽量选择头小尾大者;然后观察外壳光泽度,润泽黝亮的即为好虾;用手在龙虾上方快速挥过,立即竖起双钳、积极备战、精神抖擞者,多为活力强劲的好虾;观察小龙虾的肚腹,中间那条线越明显,则肉质越饱满紧实。

    二捏:捏住龙虾尾巴,手感结实且无明显动作的为好虾,因其肉质丰硕,难以扭动腰身,故而能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在3月、7月、8月、9月,凭借小龙虾的外观不易判断其肉质是否饱满,这个办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三称重:准备克秤一台,更直观地挑出不合格的小龙虾并迅速剔除掉。

    保管:冰箱冷藏&常温铺冰

    龙虾价格逐年上涨,如果保管不当,餐厅会付出相当高的运营成本。在日常操作中,青壳虾一般现来现用,剩余的需放冰箱冷藏保存;红壳虾运来后需经过分拣,挑出三类:黑腮、无肉、死亡者剔除;不够“活泼”的挑出后刷洗干净优先烹制;比较活泼的则可储存备用。

    小龙虾的储存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冰箱冷藏储存,温度应控制在3~7℃,此时小龙虾活跃度降低,能量消耗减少,不易被饿死;二是室温15℃储存,将小龙虾装入转运筐,高度不超过20厘米,盖一层编织袋后均匀铺入碎冰。储存中的小龙虾每天均需挑拣两次,死虾丢弃,活力不够的虾刷净后优先使用,足够活泼的则继续保存。

    五大顽疾 对症下药
    在多年的龙虾烹调过程中,刘德喜总结了初学者常见的五个疑难问题,逐一把脉、对症下药:

    1.十三香龙虾汤汁发黑,香度不够

    形成原因:以铁锅烧制小龙虾,铁元素与某些香料的成分发生反应,导致汤汁浑浊、发乌;烧制时间过长,汤汁也容易发黑;十三香粉质量较差,易导致汤汁不透亮。

    解决方案:将小龙虾彻底刷洗干净,并改用不锈钢锅;缩短烧制时间、延长浸泡时间;选择品质较好的十三香粉料;与出锅油配合使用,能达到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效果。

    2.十三香龙虾汤汁发苦

    形成原因:熬十三香油料过程中,煸炒花椒、辣椒面时火力过大,出现焦煳现象;调味时添加鸡精、味精过量;出锅粉用量过大。

    解决方案:注意火候;控制上述调料的用量。

    3.蒜泥龙虾汤汁不够黄亮,味道发苦

    形成原因:用铁锅烧制或者锅未刷净;龙虾品质不好或未刷洗干净;菜籽油质地不纯或品质不佳;煸炒蒜泥时油温过高;烧制过程中,锅边焦煳的杂质落入汤中;蒜子变质。

    解决方案:用洗净的不锈钢锅烧制菜品;选用品质较好、胸腹部干净的龙虾烧制此菜;选用优质菜籽油制作;煸炒蒜泥时注意控制油温;尽量选用新鲜蒜子,入料理机搅打成蓉后,先用清水冲净、沥干再入锅煸炒。

    4.椒盐龙虾壳不脆,有煳味

    形成原因:第一次下锅炸制时油温过低;炸制次数太少;翻炒配料时火力太大,产生焦煳气息;出锅前撒椒盐时火力过猛,导致椒盐煳掉。

    解决方案:多次操作培养手感,控制好炸虾的油温。

    5.龙虾不入味

    解决方案:尽量选择油炸祛腥法,使壳肉快速分离,入汤汁烧制时更易吸收滋味;把汤汁调得偏咸一点;以中火烧制逼出龙虾体内水分,使其充分吸入汤中味道;延长龙虾浸泡时间。
    十三香料粉
    制作:
    小茴香50克、白芷50克、去籽草果40克、白豆蔻30克、黑胡椒30克、孜然30克、良姜30克、八角25克、肉桂25克、干姜25克、香砂仁25克、青花椒25克、辛夷20克、香叶20克、甘草15克、肉豆蔻15克、阳春砂15克、陈皮15克、香茅草15克、千里香10克、一口盅10克、荜拨10克、草豆蔻10克、山柰10克、山楂10克、黄栀子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入料理机打碎。


    这款十三香料粉需用29种香料

    将上图中的香料入料理机打碎成粉

    打好的十三香料粉

    出锅粉
    制作:
    白芷450克、白蔻100克、香菜籽50克、孜然50克、千里香10克、陈皮5克,入料理机打碎。

    出锅油

    制作:1.出锅油粉600克(十三香料粉400克,出锅粉200克)、混合辣椒面(子弹头辣椒和印度魔鬼椒各一半)100克分别纳盆,加适量清水拌至湿润备用。2.锅入大豆油4千克烧至七成热,下葱段100克、姜片150克、蒜子100克、香芹段100克炸至色泽金黄捞出,锅内继续加青红花椒各30克炸出香气后过滤,再放郫县豆瓣酱900克、拌湿的辣椒粉保持中小火熬至出香,滤掉渣子,添入拌湿的出锅油粉小火熬出香味即可。

    麻辣油料

    制作:锅内倒入豆油2千克烧至六成热,下姜片250克炸至浮起,入大葱段250克、洋葱块250克炸约10分钟,倒入剁碎的郫县豆瓣酱500克,保持小火不停搅拌约10分钟至红油析出,下青花椒面125克、红花椒面75克、混合辣椒面250克搅匀,待麻辣香气飘出时下三五牌火锅底料200克搅拌均匀,下十三香料粉125克、冰糖100克,再次搅匀后关火,静置24小时即可使用。

    技术关键:1.郫县豆瓣酱入锅后需用勺子不停搅动,以免煳锅。2.原调料不能一次性倒入油中,而应分次下锅,每次均需搅拌至与油脂充分融合,再陆续投入新料,使每种用料的香气最大限度释放到豆油中。

    十三香油料

    制作:锅内倒入菜籽油、色拉油各1750克烧至五成热,下姜片100克炸约5分钟,倒入葱段、洋葱片、芹菜段各150克小火炸至原料色泽金黄时捞出,加入剁碎的郫县豆瓣酱750克搅匀,下青红花椒(二者比例为1∶1)共160克熬约15分钟至水分蒸发、香气逸出,添入混合辣椒面250克小火熬至出香,最后倒入十三香料粉750克熬约3分钟出锅。

    1.锅放菜籽油、色拉油烧热,下姜片、葱段、洋葱、芹菜等炸至金黄

    2.下剁碎的郫县豆瓣和花椒,熬至豆瓣发白、水分蒸发

    3.添入十三香料粉

    4.熬好的油料盛入盆中,覆膜静置24小时再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