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大厨

  • 大茴香、八角、大料、八角珠

    大茴香、八角、大料、八角珠

    【中药名】八角茴香 bajiaohuixiang

    【别名】大茴香、八角、大料、八角珠。

    【英文名】Anisi Stellati Fructus

    【来源】木兰科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树皮灰绿色至红褐色,有不规则的裂纹。单叶互生或3~6片簇生于枝顶。叶片厚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楔形,全缘,稍内卷,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并具油点,下面疏生柔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或近顶生,花梗短,花被片7~12,数轮,覆瓦状排列,内轮粉红色至深红色,雄蕊11~12枚,排成1~2轮,心皮8~9,离生。花柱较子房略短或与子房近等长。果实多由8个蓇葖果放射排列成八角形的聚合果,红褐色,木质。蓇葖果扁平,先端钝尖或钝,成熟时由腹缝线开裂。种子1粒,扁卵形,亮棕色。花期春、秋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产地分布】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土壤疏松的山地,栽培或野生。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冬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药材性状】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厘米,宽0.3~0.5厘米,高0.6~1厘米;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厘米,连于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每个蓇葖果含瞢葖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约6毫米,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气芳香,味辛、甜。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用治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药理研究】具有抑菌、升白细胞、雌激素样、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有升高白细胞和祛痰作用。醇提物对离体气管有抗组织胺作用;体外试验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醚、对丙烯苯基异戊烯醚等。另含槲皮素-3-O-鼠李糖苷、槲皮素、羟基桂皮酸、反式茴香脑、枝叶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小肠气痛不可忍者:杏仁30克,葱白(和根捣,焙干)15克,八角茴香30克。上为末,每服9克,空心,温胡桃酒调下。(《续本事方》) 

    ②治疝气:茯苓、白术、山楂子(炒)、八角茴香(炒)、吴茱萸(炒)、荔枝核30克,枳实24克,橘核(炒)90克。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空心细嚼,姜汤下。(《摄生众妙方》茴香丸) 

    ③治膀胱偏坠疝气:八角茴香、白牵牛(炒),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朱氏集验方》茴香散) 

    ④治腰痛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6克,食前盐汤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热,袋盛,拴于痛处。(《简便单方》) 

    ⑤治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大麻子(炒,去壳)15克,八角茴香七个。上作末,生葱白三七个,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服。(《永类钤方》)

  • 八角鉴别方法

    八角鉴别方法

    八角鉴别方法

    八角同属物种

    同属其他种野生八角的果,多具有剧毒,中毒后严重者引致死亡。有毒的野八角蓇葖果发育常不规则,常不是八角形,形体与栽培八角不同,果皮外表皱缩,每一蓇葖的顶端尖锐,常有尖头,弯曲,果非八角那样甜香味,或为味淡,麻舌或微酸麻辣,或微苦不适。

    形态鉴别

    真八角(八角茴香):常由八枚骨突果集成聚合果。呈浅棕色或红棕色。果皮肥厚,单瓣果实前端钝或钝尖。香气浓郁,味辛,甜。

    地枫皮:骨突果10-13枚组成聚合果。呈红色或红棕色。果皮薄,单瓣果前端长而渐尖,并向内弯曲成倒钩状。香气微弱而呈松脂味。滋味淡,有麻舌感。 

    红茴香:骨突果7-8枚组成聚合果。瘦小,呈红棕色或红褐色。单瓣果实前端渐尖而向上弯曲。气味弱而特殊,味道酸而略甜。 

    大八角:骨突果10-14枚组成聚合果。呈灰棕色或灰褐色。果实皮薄,单瓣果实的前端长而渐尖,略弯曲。气味弱而特殊,滋味淡,有麻舌感。

    野八角:由10-14个果组成。单一果呈不规则广锥形,长1.6-2厘米,宽0.4-0.6厘米,先端长渐尖,略弯曲。果皮较薄,果梗长约1.5-2厘米,味淡,久尝有麻辣感。 

    短柱八角:由10-13个果组成,单一果呈小艇形,长1.8-2.3厘米,宽1.5-1.8厘米,先端急尖,顶端不弯曲,果皮略厚,臭微,味微苦,辣,麻舌。 

    常见的做伪手法是将果掰开,使不易辨认。再则是将八角茴香和伪品掺在一起,真假相混。 

    化学鉴别

    取待检八角样品粉末5克置蒸馏瓶内,加水150毫升,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馏液50毫升(八角蒸馏液呈乳白色)。向馏液中加入等量乙醚,提取,分取乙醚层。再向乙醚层中加0.1摩尔几氢氧化钠溶液30-50毫升,振摇,弃去碱性水溶液,如此反复进行三次。 

    在水浴上将乙醚挥发干净,用2-3毫升乙醚溶解残渣。然后将其逐滴加入内装间苯三酚磷酸溶液(1-2毫克间苯三酚溶于3毫升磷酸中制成),边滴加边振摇并观察其颜色反应。 

    八角的物理鉴别

    舔一舔:
    八角咬碎口感发甜,而莽草咬碎口感发酸。
    闻一闻:
    八角有强烈的特殊香气,莽草气味有点类似花露水或樟脑。
    看看角:
    八角通畅个体丰满,果实外露,八角有7~10个圆盾的角;莽草果实一般不会露出来,果瓣不会张开,而且莽草有11~13个尖细的角。八角每个角的尖比较平缓;莽草每个角的尖会上翘,像是鹰钩。
    看果柄:
    八角果柄较长,弯曲。莽草果柄较短,平直而微弯。
    问产地:
    询问进货渠道,广西八角目前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莽草基本是从湖北一带的野生植物中采摘的。

    经上述操作后,真八角由五色变成黄色,又变成粉红色,溶液呈混浊,假八角由无色变成黄色后,并不能再变为粉红色,溶液仍呈透明状态。

  • 八角的作用是什么?

    八角的作用是什么?

    八角也叫大料,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煮、炸、卤、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常在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

    药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